井岡山博物館發展史如何?
井岡山博物館發展史?
1958年11月,國家文物局開始投資興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
1959年2月25日,朱德為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題詞:“井岡山的斗爭奠定了中國人民大革命勝利的基礎。在井岡山斗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們永垂不朽!”
1959年4月9日,中共江西省委、省人民委員會決定成立“江西省井岡山建設委員會”,邵式平任主任,劉俊秀、黃先、汪東興、朱繼先任副主任,負責統籌規劃恢復革命舊址,籌建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等各項工作。
1959年8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建設工程竣工,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大屋面民族風格,共兩層8個展廳。
1959年10月1日,首次預展展出文物211件,照片114張,油畫5幅,國畫1幅;若干農業產品、家俱、鋼鐵及工藝品等。
1962年春,博物館陳列展廳增加沙盤模型、布景箱和雕像等輔助陳列展品,3月3日—6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中央軍委副主席朱德和夫人康克清(全國婦聯副主席)重上井岡山,先后參觀博物館和各革命舊址,并親筆題寫“天下第一山”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標。頭條萊垍
1965年5月,毛澤東主席重上井岡山親自審定了井岡山革命博物館的基本陳列內容大綱。
1966年12月,因受“文化大革命”的沖擊,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閉館。
1968年4月15日,館標改成“毛主席創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1972年1月月初,初步修改后的陳列展覽正式重新對外開放,并恢復“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館名。
2004年,遵照黨中央的重要指示,井岡山革命紀念地建設列入了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項目。
2004年,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被評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先進單位”。
2005年8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陳展大綱修改10余次后,基本定稿;同年9月,在中央宣傳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中央、國家部委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重建工程開工建設。
2006年7月18日,博物館四層框架結構的主體工程提前32天封頂,走在全國3個“一號工程”項目的最前列,建設工程也獲得了質檢部門“優良工程”的評定。頭條萊垍
2007年10月27日,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一號工程”——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正式開館,李長春出席開館儀式并為展館揭幕。
2008年5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被評為全國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2009年10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井岡山革命斗爭史》陳列榮獲第八屆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特別獎。
2012年7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榮獲“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
2015年9月。井岡山革命博物館被評為全國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
2016年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參觀館屬茅坪八角樓毛澤東舊居。
井岡山梨坪海拔?
地處北緯26℃,海拔868米。
梨坪群山懷抱,風景幽美,溪水淙淙,負氧離子豐富。盛夏時節,氣溫均在20—30℃之間,常態噪音30分貝,猶如“天然空調”。難以想象,梨坪這個地方,十幾年前是井岡山自然保護區茨坪林場。1000多畝的山坳里,散落居住著60多戶以鄧姓為主吃苦耐勞的客家人。
國道220經過的具體路線?
原220國道的起點為山東東營,終點為河南鄭州,現規劃終點為廣東深圳。220國道指的是東營—深圳公路,簡稱“東深線”,起點山東東營廣利港,經過山東東營,河南信陽,湖北黃岡,江西宜春,是廣東五大省會之間最便捷的國道。
國道是指具有全國性政治、經濟意義的主要干線公路,包括重要的國際公路、國防公路,連接首都與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首府的公路,連接各大經濟中心、港站樞紐、商品生產基地和戰略要地的公路。
井岡山旅游導游講解必不可少,井岡山旅游路線規劃/導游安排聯系電話:15779626060
旅游路線
旅游資訊
熱門文章
- 旅游攻略
- 旅游資訊